关于对柳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194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柳州市司法局  |   发布日期: 2025-06-06 11:30   

XXX

贵单位在柳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完善涉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议》(第194号)收悉,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交由我单位主办,柳南区人民法院、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贸促会协办。2025516日,我单位赴民建柳州市委会进行了专题汇报,64日,我单位组织召开了提案“面对面”座谈会,进一步听取各方意见建议,推动提案办理。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优化商事调解机制,稳固商业关系

(一)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调解专业性

为切实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要求,20239月,印发《柳州市司法局开展涉外法治工作实施方案》,部署相关涉外法治工作,有效履行涉外法治职能,力求建成一支政治素质高、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眼光和国际视野的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

一是举办涉外法治论坛,法律服务队伍同堂培训。20254月,柳州市涉外法治论坛(第一期)成功举办,邀请在老挝、越南开展法律服务律所的律师,就东南亚地区法律环境、商业习惯、市场准入规则、政策稳定性、潜在风险等方面,结合开拓东南亚法律服务市场的实战经验展开授课。市工商联、贸促会、公证处、仲裁委、商调中心、律师行业同堂参与培训,围绕涉外法律服务前沿话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通过这一平台,全市涉外法治人才得以与业内专家对话,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为涉外法治建设及企业国际化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二是注重涉外复合型人才培养。积极选派干部参加司法部国际合作局考试选拔,2位干部脱颖而出,代表广西参加全国涉外法治人才培训班,为全市涉外法治工作注入高端人才动力。选派3名选手参加第五届全区司法行政系统警体技能竞赛暨东盟国家法律语言能力竞赛,入选全区司法行政系统涉外法律服务志愿者库第一批成员。全面开展我市涉外法律服务人才调研摸底工作,精心建立50人的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库,实现对涉外法治专业人才的集中管理和统筹调配,为涉外法治工作提供坚实人力保障。积极向自治区级平台输送专业人才,4人入选首批广西仲裁行业涉外仲裁人才库。柳州市商事调解中心积极吸纳柳工、柳钢、广西汽车集团等企业高级涉外管理人员充实商事调解员库。

三是招收东盟国家留学生,促进国际文化交流。近三年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开设有电气自动化技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国际商务、新能源汽车技术等10余个专业,面向印度尼西亚、老挝等东盟国家招收学历留学生;学校长期面向印度尼西亚、老挝、俄罗斯、巴基斯坦、美国、英国等20余个国家招生语言留学生,同时大力开展国际化教学资源建设,共建有自治区级面向东盟国际化教学资源23项,其中国际化课程5门,国际化教材10部,国际化培训资源包8个;开设有综合汉语、汉语口语、汉语听力、汉字读写、中国概况、HSK辅导等留学生汉语语言类课程10余门。2024年,学校顺利通过来华留学生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认证,成为首批获得全国来华留学质量认证的两所广西高职院校之一,和柳州首个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全国认证认可的高校。

下一步,继续以涉外法治论坛为平台,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队伍同堂培训,促进相互交流学习,提高调解的专业性和公信力。持续注重涉外复合型人才,特别是面向东盟国家的涉外人才培养工作。在确保现有课程体系有序执行的前提下,在其他高校开设对应课程培养,指导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思想道德与法治》公共课程和《建设工程法律法规实务》《劳动及合同法律法规实务》《铁路运输法规》等专业限选类课程中融入东盟国家相关法律体系、商业文化习俗、语言及国际贸易规则等内容或知识,并在网络课程中增加“东盟法治”章节,供学生线上学习;同时计划在“公共选修课”中提供《走进东盟》《东南亚文化》等课程供学生选择学习。

(二)提升调解高效性,构建信息共享机制

一是升级商事纠纷调解机制,提升调解高效性。2021-2022年,市贸促会在全区率先成立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广西调解中心柳州办事处,并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由律师、学者等专业人士组成的调解员队伍,制定和印发调委会工作管理制度,与市中级人民法院签署《建立涉外民商事、知识产权纠纷诉讼与调解对接机制合作备忘录》,以鱼峰、柳江两家基层法院为试点具体开展诉调对接工作。2024年以来,市贸促会不断完善商法服务链,积极探索创新合作模式,与广西商事调解中心签署了《共同建立商事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的框架协议》,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相关工作。为保障协议落地实施,市贸促会与鱼峰区人民法院就调解员派驻事宜开展深入研讨,由鱼峰区人民法院提供专业指导,协助优化诉调对接流程,并协调解决办公场地、设备配置等问题。202412月,广西调解中心4名调解员加入市贸促会调解队伍进驻鱼峰区人民法院,参与我市企业涉外商事纠纷、柳州国际商会会员商事纠纷调解工作。2021年以来,市贸促会调解我市企业涉外商事纠纷、柳州国际商会会员商事纠纷59起,调解成功3起,涉及金额10.22万元。

二是有关构建信息共享机制,借鉴浙江省贸促会构建的国际商事调解云平台等内容。根据《广西贸促会转发<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建立商事纠纷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的通知>的通知》(桂贸促发〔20252)文件精神,目前最高人民法院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依托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在线调解平台,已构建起总对总的商事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为当事人提供全流程在线解纷服务,广西贸促会作为试点开展工作。当前商事调解平台建设及相关工作由自治区级贸促会统筹,市贸促会后续会密切关注上级政策动态,积极配合自治区贸促会开展工作,全力推动商事调解机制优化升级,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贡献力量。

二、构建接轨国际商事仲裁多元体系,高效解决纠纷

(一)完善仲裁规则与程序,提升涉外仲裁效率

20223月,《柳州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第三次修订实施,对简易程序、金融仲裁、国际仲裁规则和证据保全都进行了规定。如:对国际仲裁案件,当事人可以约定使用的语言,开庭时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证人需要翻译的,可以由柳州仲裁委员会提供翻译等。

下一步,柳州仲裁委员会将对现有的仲裁程序进行优化,出台《涉外仲裁快速程序规则》,将简易案件审理周期严格控制在60日内,复杂案件不超过180日,进一步提高仲裁效率。

(二)优化国际合作与协同机制,提升柳州仲裁国际知名度

一是参与中国—东盟商事仲裁协作中心共建签约仪式。作为创始成员单位见证中国—东盟商事仲裁协作中心在广西正式成立,为构建区域性国际仲裁协作网络奠定基础。

二是关于举办“柳州国际仲裁论坛”等内容。柳州仲裁委正在筹划设立“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引进涉外领域专家级仲裁员、开展涉外前沿实务技能培训等工作,在现有财务管理模式下,工作开展成效不明显,目前,国家税费政策的调整和自治区司法厅推进仲裁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为柳州仲裁委员会费改税提供了契机,通过积极推动“费改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仲裁服务的质量,如:通过举办“柳州国际仲裁论坛”等形式,邀请国内外仲裁专家、学者、律师和企业代表探讨交流,提升柳州仲裁的国际知名度,推动柳州仲裁事业的不断创新发展。

(三)完善仲裁人才共享与交流机制,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和处理涉外商事纠纷能力提升

一是完善人才共享机制,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2023-2024年度增聘的30名涉外领域仲裁员中,8人具有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案件代理经验,其中,4人入选首批广西仲裁行业涉外仲裁人才库,队伍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

二是完善人才交流机制,提升处理涉外商事纠纷能力。2023年至今组织涉外仲裁员参加司法部、自治区司法厅及仲裁协会举办的专项培训3/8人次,重点强化跨境投资仲裁、国际商事调解等实务技能。积极安排仲裁员参加柳州市涉外法治论坛,加强与律师协会等组织的交流,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继续积极推动“费改税”,为更深入的开展人才交流提供保障,如:与东盟各国的国际仲裁、法律机构人才交流,定期选派本地仲裁人才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仲裁机构学习交流,邀请国外仲裁专家来柳讲学等,切实提升仲裁员处理涉外商事纠纷的综合能力,推动仲裁事业健康发展。

三、优化执行相关机制,保障权益真正实现

202381日起,柳南区人民法院开始集中管辖柳州市辖区内应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为更好地办理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保证案件审理质量,柳南区人民法院将该类案件统一归口民一庭审理,并将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审判团队由原来的3名员额法官增加为6名。

(一)利用信息化技术,不断完善涉外仲裁司法审查机制

一是积极落实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实施,努力推动审判工作的现代化和数字法院的迭代升级。目前,全国法院现正推行“一张网”的建设实施,“一张网”的建设将重构办案流程、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推动无纸化办案和全流程智能化转型,通过系统集成、数据互通,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审判效率和质量“双提升”。柳南区人民法院积极落实“一张网”建设实施,当事人和律师可通过“一张网”系统快速了解案件办理进度及信息、线上提交案件事项申请,法院也可通过线上平台向当事人、律师送达案件材料,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案件信息的集中管理、快速传递和共享。

二是有关“制定详细的涉外仲裁司法审查标准操作指引,明确具体的审查要点和判断标准”等内容。柳南区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案件时间较短,目前为止办理的涉外案件也较少,审理涉外案件的经验尚显不足,制定详细的涉外仲裁司法审查标准操作指引的条件还不成熟,需继续累积经验,依据现有规则不断摸索。

(二)优化国际司法协助,完善执行协作机制;简化执行程序,优化仲裁裁决执行程序机制

虽然柳南区人民法院目前受理的涉外案件尚未面临执行难的问题,但鉴于涉外案件的执行有可能涉及跨国执行的问题,可以预见执行一定会是涉外案件工作面临的一大难点,提案关注到了该问题并提出两点建议,希望将来有机会推进涉外案件执行协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执行程序机制的不断优化。

四、服务企业向海图强,打造跨境商务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一是2023年成立了中国(柳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法律服务中心,2024年增设了融安、柳城、柳南分站,主动服务中国(柳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跨境商务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保护国内跨境贸易企业合法权益,全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柳州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二是积极协助自治区商务厅帮助受欧盟和英国反补贴调查的我市企业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赛克瑞浦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柳州柳工挖掘机有限公司和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四家企业应对贸易摩擦。

三是持续宣传贯彻《柳州市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条例》,推动“柳州螺蛳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际商标(含马德里国际注册)、集体商标准的注册、运用和保护。截止目前,“柳州螺蛳粉”国际商标分别在意大利、葡萄牙、印度等26个海外国家和地区获得核准保护注册,让柳州螺蛳粉预包装手握国际贸易“通行证”。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贵单位对涉外商事纠纷解决工作的关心支持。

柳州市司法局

20256月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