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法援“组合拳” 筑牢权益“保护墙”—— 柳州市司法局做优法律援助有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来源: 柳州法治  |   发布日期: 2025-05-06 09:43   

324日,四川籍来柳务工的刘某收到二审终审判决书,这起历时5年、横跨12个法律程序的工伤维权案终于尘埃落定。刘某在柳州法律援助律师帮助下的成功维权,正是柳州市司法局做优法律援助、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柳州市司法局聚焦劳动者急难愁盼,开展法律援助安心行动,打出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机制、深化服务协同组合拳,以法治守护劳动者权益。今年以来,全市法律援助机构接待来访来电咨询2094人次,其中农民工685人次;受理指派法律援助案件1090件,为农民工提供援助203件,涉及劳动报酬案104件、工伤赔偿案6件,挽回经济损失超120万元。




创新服务模式:维权前移,被动变主动


真没想到!不用亲自出庭,在法援律师帮助下,也能拿到满意结果!来柳务工的四川籍刘某感慨,这生动地反映出柳州法律援助服务的创新成效。

2019年,刘某经人介绍到柳州某基地项目工地工作,11月不慎从高处坠落导致严重受伤。劳务公司却以无劳动关系为由拒绝担责,沟通无果后,其家属向柳州市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中心开通绿色通道,落实当天受理、审查、指派的惠民举措,为刘某指派经验丰富的援助律师胡律师。

胡律师量身定制援助方案,案件历时5年,先后经过12个法律程序,刘某终于获得了46.15万元的工伤赔偿和20.3万元后续费用的支持。

刘某是柳州市司法局运用法律援助手段帮扶的众多劳动者之一。近年来,柳州市司法局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拓展法律援助服务路径,通过深入重点区域开展法律体检,提前排查用工隐患;搭建多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对潜在纠纷提前介入;在春节前农民工返乡等时机,深入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普及法规知识及欠薪处理常识;利用柳州法治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宣传劳动者权益,以案释法,增强劳动者维权意识与能力。




优化服务机制:全周期服务,维权有质感


法律援助律师专业、高效,帮我解决了困扰已久的难题。来自湖南的兰某对代理律师由衷称赞。

20226月,兰某经柳州某楼盘装修项目负责人安排从事厨房后勤工作。该项目由深圳市某装饰公司承接自柳州某房开公司,房开公司自20231月起拖欠劳务费。因涉及装饰公司、项目负责人和房开公司,几方相互推诿,兰某不知如何维权。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兰某拨打了农民工维权热线,得到法律援助。鉴于案件涉及多层劳务关系认定、证据链梳理等复杂问题,市法律援助中心启动快速响应联动机制,从劳动纠纷专业律师库指派经验丰富的律师介入。经仲裁和诉讼,20243月,兰某被拖欠的1.6万元劳务费全额追回。

近年来,柳州市司法局不断优化服务机制,通过整合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援助机构、专业律师团队等多方资源,针对疑难复杂案件建立优先受理、专业研判、全程跟踪的闭环服务流程。积极组建法律援助业务专家库,为劳动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法律援助服务。加强对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过程的跟踪指导和质量评估,切实提高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深化服务协同:打造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共治格局


20238月,柳州某企业张贴《歇业通知书》,宣布与全体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却以何某等6名女工已达退休年龄为由,拒付经济补偿金。

柳南区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助6人起诉后,一审仅获部分支持。上诉后,案件移交柳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中心派出两名10年以上劳动法经验的资深律师组成团队。最终,二审法院采纳代理意见,认定劳动关系持续至实际解除日,判决企业向每人支付1.2万到2.4万元不等的经济补偿及拖欠工资,合计超11万元。

何某感慨:本以为年龄大了维权难,没想到法律援助一路帮我们到最后。该案例的成功办理,体现了柳州法律援助机构从县区到市级的高效联动。

柳州市司法局在强化司法行政系统内部联动的同时,积极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立体化维权服务网络,先后在市总工会、妇联、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和就业服务中心等单位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派驻律师轮流值班,为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困难职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在畅通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和促进和谐的劳动关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今,柳州市已实现市、县、乡三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全覆盖。在柳州市司法局的统筹下,全市法律援助机构通过建立法律援助工作台账,精准对接群体诉求;针对进城务工人员讨薪免除经济困难条件审查,实行受理、指派、办理三优先机制。正如在柳州市公共法律服务大厅里的标语所言: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从工业园区到建筑工地,从仲裁庭到调解室,柳州司法行政人正用专业与温度,努力让每一个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能在法治阳光下得到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