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为基,以良策为向——柳州市司法局以精准审查护航政府科学决策
幼儿园保育教育费调整、城中村改造、水安全保障规划、防洪工程管理……一个个惠民政策的有效落地、一项项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无不彰显合法性审查工作的法治作用,更映照出合法性审查工作---这位“守门员”的奉献精神。多年来,柳州市司法局紧扣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以提供合法合规、优质高效的合法性审查法律服务为出发点,聚焦全链条合法性审查,通过预审反馈、审查调研融合、动态跟踪三项举措,构建起全流程、立体化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做到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合法性审查就跟进到哪里,有力推动了市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法治政府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建立机制,源头治理有效果
“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的工作原则,把预审前置,从源头上把好关。”柳州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洪亮介绍说。
柳州市司法局着力做好机制建设基础性工作,推动出台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提前介入工作办法,突破性规范合法性审查部门提前参与决策前期制定的程序。
通过建立审查部门与决策承办单位的“预对接”机制,围绕决策事项法定程序履行、核心法律问题研判等内容,开展前置沟通、全程指导和专业服务,将法律风险防控端口前移,实现行政决策从“事后审查”向“全程护航”的跨越升级。
在行政决策初期就通过提前介入,指导起草部门严格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法定程序。针对水安全保障规划、防洪工程管理等专业性强的事项,指导起草部门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确保决策科学性;在幼儿园保育教育费调整、城中村改造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中,建议部门通过开展专项风险评估、形成专业评估报告,将风险研判结果作为决策核心依据,有效防范潜在社会风险。程序的严格执行,让每项决策既经得起法律检验,更赢得群众认可。
建立预审机制,对涉及民生保障、贸易促进、投资发展等重点领域的文件,在部门起草初期柳州市司法局就提前介入审查,及时反馈专业意见建议。从2021年至今,市司法局累计对 240 件征求意见稿开展前置审查,提出 260 条建设性意见,从源头上保障文件的合法性、可行性。
审调结合,意见贴合有温度
“批准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年代久远,界限已经不太清晰,经过与市司法局就证明材料真实合法有效性多次沟通和现场勘察,在相关部门的协助下,我们终于厘清了烈士陵园的界线”退役军人局一位负责人说道。
多年来,柳州市司法局秉持“一线调研、实地论证”的工作理念,变“纸上议”为“实地诊”,有效化解了一些争议较大的复杂事务。在一起关于烈士纪念设施与公墓范围界定问题的事务审查中,柳州市司法局高度重视起草部门与相关单位的意见分歧,局领导带队开展实地走访调研,深入一线掌握实际情况。不仅如此,在采矿权授予争议中,针对选址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的分歧;在招商引资和公平竞争规定之间存在冲突等事项过程中,市司法局多次入现场,到部门,深入了解情况,并多次参加市级及部门组织召开的专题研讨会议,通过充分论证分析,形成详实专业的调研报告,最终提出合法合理、切实可行的法律解决方案。
后续跟踪,意见落实有保障
“在合法性审查中,我们不仅做好前端工作,更注重后续的动态跟踪,以确保意见的执行效果得到落实。”梁洪亮说,柳州市司法局积极探索建立常态化参与政府常务会机制,对于审查过的决策文件报送政府集体讨论会议审议的时候,通过跟踪听会,深入领会常务会、办公会会议精神,及时调整重点工作事项的审核思路,使合法性审查工作与市政府决策部署同频共振。同时,对于提出的意见建议部门有疑义的,到部门走访、电话联系,及时与部门沟通,做好解释工作,协助部门调整思路,修改决策,有效提升了审查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自2021年至今,累计完成 1457 件涉法议题文件审查工作。所有文件均在 5 个工作日内出具专业审查意见,审查及时率达 100%,实现法律风险防控的 “零延误”。同时,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的作用,政府法律顾问在市政府重大项目招投标、合同协议及法律文书审查修改等关键环节发挥专业作用。近四年半时间里,法律顾问累计履职 378 人次,以扎实的专业能力和高度的责任感,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