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法治之城 ——柳州市“六五”普法工作扫描

  发布日期: 2015-09-18 00:00   

      

        柳州市第六中学青少年进行模拟法庭演示

         
         学习法律从娃娃抓起

         
        柳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纪念监督法实施五周年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各县区和相关单位积极参赛

         
         2014年11月24日,柳州市普法宣讲团百场巡讲首场报告会在鱼峰公园举行

         
         柳江县村民展示刚得到的法治春联

         
         融水苗族自治县司法局在安陲乡“打同年”活动现场开展法制宣传
     
    ——2014年,柳州市政府被命名为自治区级依法行政示范点;
    ——柳州市中级法院成为全国阳光执行工作试点单位之一,先后获得全国、全区“司法公开示范法院”荣誉称号;
    ——柳州市1216个村、社区按时换届率100%,一次选举成功率100%,是全区惟一100%社区采取公推直选的城市;
    ——柳州市975个行政村,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100%,114个村荣获全国、全区、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
    ——在2014年全国最安全城市排名中,柳州市以86.79分排在全国第8位;
    ——截至目前,柳州市2015年群众安全感达90.53%,是全区惟一达到90%的地级市;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11年以来,柳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六五”普法工作的统一部署,统筹全市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建设,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多项工作走在全区前列。
    顶层设计,巧织立体普法网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柳州市巧妙进行顶层设计,确保了‘六五’普法工作有序推进。”柳州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司法局局长李绯说,2011年以来,柳州市先后4次对依法治市领导小组进行调整充实。期间,柳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予以督办督查,市人大、市政协先后8次审议、视察、调研,对保障普法经费落实、推动全市中小学法制教育“四落实”、推动“六五”普法工作纳入全市绩效指标体系等工作开展专项调研,对依法行政、综治平安、城市综合执法等工作及部分法律法规的贯彻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和监督。
    时间追溯到5年之前的2010年,柳州市在全区率先出台《法治柳州建设规划(2010年-2015年)》,对未来6年的法治建设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并定下时间表。全国、全区“六五”普法规划下达后,柳州市又制定《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各县区、单位也分别制定本级规划并付诸实施,确立了立体的“六五”普法规划实施网络。
    “高标准的经费保障,确保了柳州市‘六五’普法工作在高标准、高质量上运行。”柳州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本级“六五”普法经费按市区人口人均1元,共158万元给予高标准保障,比“五五”普法期间每年增加51万元,增长50%,并随着常住人口的变化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数量上多年来位列全区各市之首。
    务实创新,健全普法各项机制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六五”普法期间,柳州市健全新常态下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做实工作载体,成效显著。
    柳州市将20%法制课程融入党校专题班计划,把学法列入各级党组中心组学习,抓实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通过“法制棋”“小品法制课”“模拟法庭”等法制教育方式,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法参与热情;通过多耶普法、鼓楼送法、“百村百戏”、普法山歌等独具特色的民间法治文化艺术形式,广泛吸引群众参与。
    公检法司安等职能部门推出“交互式、目标型、多元化”法制宣传套餐,根据对象需求提供“菜单式”普法方案;企业法律服务、法治宣传活动以落实法律顾问制度、防范经营风险为重点,以组织“三官一师”(检察官、法官、警官、律师)进企业“巡诊”、成立广西首家“科技企业律师顾问团”等形式,协助完善企业发展内部法制环境;在社区设立“百姓说事点”“和事佬”说和事务所等,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发展。“5年来,柳州市累计开展‘法律六进’专项活动4239场(次),设立法治宣传栏、法治宣传长廊等宣传阵地1806个,发放宣传资料87万余份,解答法律咨询8.9万人(次)。”柳州市司法局副局长周建军对此颇感自豪。
    在充分用好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载体的同时,柳州市以“互联网+”思维大力开拓普法新阵地,扩大覆盖面,增强渗透力。柳州市打造的“五微”平台在全国、全区作为先进经验进行介绍,成为柳州普法响当当的“名片”。“六五”普法期间,市、县两级全部开通法治电视专栏,累计播出法治广播电视栏目2412期,率先在全区实现市、县电视台(有线电视)法治栏目全覆盖。
    统筹协调,壮大社会联动队伍
    独柯不成材,独木不成林。柳州市把普法队伍“拢起来”,普法资源得到充分整合,社会联动的法治宣传教育队伍不断壮大。“我们在全市各领域选拔一批作风硬、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普法人才,充实到普法讲师团、普法宣讲团等队伍中。”司法部门相关负责人说。据不完全统计,5年间全市对市级普法队伍的相关培训达102场(次),4718人(次)参与,投入经费187万元。通过统一培训,在夯实和提升普法队伍素质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普法队伍的协作水平和凝聚力。
    柳州市把每年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法律六进”任务与“六五”普法规划相结合,任务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公安文化基层行”自2011年起每年下基层宣传安全防范知识、法律常识30多场次);“柳州市青少年法制教育百人讲师团”开展法官送法进校园活动;“城管文化法律进社区”活动。在市内各城区巡演;“新环保法百场大宣讲”使这部新法深入人心……
    柳州市积极调动社会各层面力量,组成普法队伍开展普法宣传。2014年组织普法宣讲团开展普法百姓宣讲报告会126场,受众超20万人(次);2015年,各级百姓宣讲团又以“法治你我他”为主题,用小故事诠释法治精神,仅上半年就举办活动3649场,听众超过105万人(次)。“柳州市妇女儿童维权律师团”、编印《农民工维权手册》等工作获自治区高度认可。“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法律进社区”“家长课堂”“暑期法制夏令营”等活动让普法工作生动活泼。三江、融水等县以“耶歌”传唱和“鼓楼”送法的方式进行普法深受群众欢迎。
    柳州市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法治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有机结合的新路子,建立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务求实效,法治柳州平稳推进
    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六五”普法期间,柳州市将法治柳州建设与提升政府依法治理能力相结合,强化制度,规范公共权力运行;严格把关,做好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多措并举,加快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设。
    同时,扎实建设“平安柳州”。公安系统加大对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2014年全市110接报警数同比下降5%,刑事案件立案同比下降2.5%,破获刑事案件同比上升48.1%。检察系统积极帮助企业完善内部防范机制,为辖区内企业分忧解难。5年来,检查系统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478件628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4140.57万元。中级法院完善“促进企业发展服务中心”,5年来两级法院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7.9万余件,盘活融通涉诉资产144.6亿元。司法行政系统加强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力度,“五联”工作机制破解了跨省际边界纠纷矛盾调解和法治建设工作的“瓶颈”,有效地维护了边界经济社会稳定。全市115个司法所和1536个人民调解组织发挥主力军作用,排查纠纷6.3万余件,调解交通、劳动争议、物业、医疗、民间等领域案件10.96万余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达97.4%,协议涉及金额达7.42亿元。
    “将法治柳州建设与城市文化发展紧密结合是柳州‘六五’普法一大特色。”柳州市相关领导说。2012年,柳州市就制定了《柳州市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意见》,首次明确全市法治文化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六五”普法阶段,成功举办两届法治文化节,五届法制文艺、书法、摄影比赛,以“法治文化惠民行”为主题每年组织开展“百场法制文艺巡演”“百场法治文化巡讲”“百场法制电影放映”等活动。柳江县的“法制山歌会”、柳城县的“百案百例”、鱼峰区的“山歌普法网”,都是百姓乐于参与学法的最好平台。融水、三江还结合“十三坡会”“四月八坡会”“花炮节”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集中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傅永新 李龙翔 刘秋玲